原名大佛寺(民间又称大佛殿),原址位于峨眉山市区东郊,明代无穷国师开创,历时15年建成。寺院占地300余亩,拥有多重大殿、140多间禅房。因寺内大悲殿供奉了一尊高12米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铜像,明万历皇帝的母亲慈圣皇太后特意赐寺名“大佛寺”。
民国28年(1939年),抗日战争期间,为避日机轰炸,国民政府将故宫博物院的文物运到峨眉,保管于大佛寺内,派兵把守。
1958年“大炼钢铁”时,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铜像被毁炼钢,寺院由此消失。
1993年5月23日,峨眉山市人民政府以(1993)64号文件,批准峨眉山佛教协会“在原大佛殿旧址恢复大佛殿”。后因原址建筑群过于密集,拆迁难度很大,且寺院规模受到限制,于是,市政府又于1995年批准峨眉山佛教协会筹资在城南郊白塔山购地226亩,恢复重建大佛寺。峨眉山佛教协会根据普贤道场的文化内涵以及峨眉山佛教文化发展的需要,经过反复讨论和认真研究,报请政府批准,决定将大佛寺改名为“大佛禅院”。
1996年4月6日(观世音菩诞辰日),峨眉山佛教协会在峨眉城南白塔山上举行了大佛禅院洒净奠基法会。法会由宽明法师、永寿法师、通孝法师主坛,省、乐山市、峨眉山市的有关领导和来自省内外的高僧大德、诸山长老以及十方信众共5000多人参加了法会。恢复大佛禅院的消息经多方媒体报道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恢复工作得到了十方信众的积极支持。经过紧张的准备,1998年3月19日(普贤菩萨诞辰日),大佛禅院恢复工程正式破土动工,禅院建在原大佛寺的“佛塔”处,峨眉城区南面的护城河外。